可再生能源首批補貼名單條件明確,期待后續清單審批加速落地
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認為,目前我國人工智能和制造業融合有著廣泛的基礎,智能制造是“中國制造2025”的主攻方向,而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。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重點領域的應用剛剛起步,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融合尚處于初級階段,未來智能制造將是人工智能的主戰場。
醫療廢物作為危險廢物的類別之一,其產生量與處置量年年攀升。自2020年1月“新型冠狀病毒”疫情爆發以來,我國醫廢處理能力較疫情前提升23%。目前,我國醫廢處理行業還存在設施不足等問題,2020年2月,國家衛健委、生態環境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《醫療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》,《方案》要求,要在2020年年底前實現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;到2022年6月底前,實現每個縣(市)都建成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。
工業地產是偏狹義的產業地產,是有別于住宅、商業和綜合類用地以外的工業性質用地。工業類土地上的可建建筑物主要包括生產型、倉儲型及總部經濟型三種類型。
隨著5G技術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不斷融入傳統行業的各個環節,智慧水務作為信息技術與水務管理結合的先進模式,正面臨行業發展的黃金期。目前,全國各地的水務集團正加速推進“5G+智能水務”的項目進程,無疑,5G的到來,充分激發了行業活力。
環衛板塊快速擴張,剛需屬性再度迎良機。環衛市場空間巨大,環衛板塊快速擴張,運營上市企業新增僑銀環保、玉禾田,環衛運營企業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,業務規模有望不斷擴大。垃圾分類政策高度不斷提升,試點城市工作如火如荼開展,使得垃圾分類帶動環衛板塊發展。隨著城鎮化進程推進,機械化率不斷提升,環衛服務市場化不斷開放,使得環衛裝備和運營服務持續向好。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消毒清潔需求,有望使環衛裝備和消殺服務受益。環衛板塊的民生剛需屬性再度凸顯,板塊快速擴張可期。
“不見面”環保審批、“非現場”監測、“不接觸”執法……近日,多地生態環境部門紛紛推出多項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的措施。
2月17日開盤,醫療廢物處理板塊走強,概念股潤邦股份漲停,啟迪環境、萬邦達等紛紛跟漲。市場人士表示,當前,新增確診和新增疑似人數都在逐日減少的情況下,市場開始關注醫療廢物處理這個疫情后行情領域。